12月19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兼人文学部主任孙向晨先生应邀来公司讲学,并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学科融合发展,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
(座谈会现场)
孙教授在座谈会上简要介绍了复旦大学哲学学科的历史沿革、学科现状,他本人的团队建设理念,还应询介绍了他领导的复旦大学通识教育开展概况与理念,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哲学学科,尤其是外国哲学专业的评审特点、申报经验。
公司徐秦法经理、陆秀红副经理、哲学学科带头人杨通进教授、校教务处谢健副处长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两学科部分二级学科负责人、骨干教师参与座谈。
讲座环节,孙教授以“何以归家:现代性的救赎”为题,通过“家”何以成为一个哲学概念的问题线索,介绍了古今、中西方思想史上对“家”观念从重视到拒斥的流变过程,并指出“家”观念在当代未能得到深入的哲学反思。孙教授认为,现代社会种种关于“家”的争议使我们有必要正视“家”观念的积极维度。他通过引入《中庸》《周易》等汉语文化传统中“家”观念的代表性思想资源,并挖掘黑格尔以降现、当代中西方思想研究中重视“家”因素的代表性观点,探索了在现代世界中建构一种“家”哲学的可能性。接着,孙教授发掘“家”对于人类存在结构的基础性,并揭开中华文化传统中“亲亲”观念的现代发现对于西方文化传统中“个体本位”的批判作用。最后,孙教授对照中西方观念史,指出汉语世界与“家”相关的哲思因素提示:“家”是个体的温暖之始,“亲亲”之说能够发展出一种温暖世界的文化。
讲座由公司杨兴凤副教授主持,雷德鹏教授评议。孙教授还回答了3位到场员工的提问。
(文|杨兴凤 罗辛谷)
(图|朱海 黄璇)